肝脏是人体内脏里最大的器官,位于人体中的腹部位置,在右侧横隔膜之下,位于胆囊之前端且于右边肾脏的前方,胃的上方。
肝脏是人体消化系统中最大的消化腺,成人肝脏平均重达1.5公斤(约在1-2.5公斤之间;另一说1-1.6公斤),为一红棕色的V 字形器官。肝脏又是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体内的物质,包括摄入的食物,在肝脏内进行重要的化学变化:有的物质经受化学结构的改造,有的物质在肝脏内被加工,有的物质经转变而排泄体外,有的物质如蛋白质、胆固醇等在肝脏内合成。肝脏可以说是人体内一座化工厂。
肝脏还能促使一些有毒物质的改进,再排泄体外,从而起到解毒作用。寄生在肠道内的细菌如腐败分解时,可释放出氨气。肝脏将氨转变为尿素排泄,便避免了中毒。如果饮酒,酒精到体内产生乙醛,可与体内物质结合,产生毒性反应,产生醉酒的症状;但肝脏又可将乙醛氧化为醋酸而祛除。如果酗酒过度,超出肝脏的解毒能力,便会酒精中毒,严重的危及生命。人们服用药品,药物除能治病,往往还有一定毒性,这时肝脏又能将药物改造,变为水溶性物质,从尿或粪中排除。
肝脏又是一个脆弱的器官,如保护不好便可致病。病毒侵入肝脏后,肝脏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肝细胞变性肿胀,肝脏内出血,炎性细胞浸润,导致肝脏肿大,正常功能衰退。大部分肝病可治愈,但少数迁延不愈,变成
慢性肝炎。
正常肝脏的脂肪含量很低,因为肝脏能将脂肪与磷酸及胆碱结合,转变成磷脂,转运到体内其他部位。肝功能如减弱时,肝脏转变脂肪为磷脂的能力也随而减弱,脂肪不能转移,便在肝脏内积聚,成为“脂肪肝”。脂肪积聚过多时,更可能发展为肝硬化,产生一系列症状。为保护肝脏,预防发病,人们应注意起居卫生,加强体育锻炼。
我们的心脏,能够有力和有规律地跳动、不断地由血管输出新鲜的血液;我们吃的食物,能够完全被消化和吸收;我们的大小脑,能够保持正常的功能,以及我们的肌肉,结实和富有弹性--这一切都依靠着肝脏。
肝脏细胞能够控制和调解体内各种物质,使所有器官都能顺利地操作。
更重要的是,肝脏是人体解毒的总机关,具有化解细菌、酒精和其它毒素的功能。
当细菌毒素侵入时,肝脏里的“转氨酶”便会把毒素分解,人体产生抗体,以后再有同样细菌侵入时,就无法伤害人体了。
简单地说,肝脏化解毒素,并且供应充足的营养素,使人体维持一定的免疫系统功能。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摄取的食物,有些是含有毒素的(如半熟的海鲜),需要依靠肝脏来分解这些毒素。另一些食物在消化后,就会腐败、发酵而产生毒素,无法被小肠吸收,毒素就会被送往肝脏。
所以要是肝脏变弱,无法完全解毒的话,毒素就会被送至心脏。然后,遍布全身引发人体百病丛生了。
早前的“拉娅事件”便正是因为肝脏急速损坏,而无法正常地活动,导致毒素停留在体内,无法被化解,又无法被排出,以致拉娅在几天内便不幸逝世。
由此可见,肝脏损坏并不是一件开玩笑的事,因为它能够随时随地治一个人于死地,发现时也可能已经太迟了。
常见肝脏疾病
一、 各种病原体感染。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感染。如最常见的病毒性肝炎;还有如
细菌感染引起的肝脓肿、肝结核,寄生虫感染引起的
肝吸虫病、阿米巴肝脓肿等等。
二、 肝脏占位性疾病。所谓占位,简单地讲就是指不正常的或非肝脏组织在正常肝脏组织内占据了一定的位置,并可能在其中生长、扩大,大多数可引起肝脏或全身损害。比如,各种良
恶性肿瘤、肝囊肿、肝脓肿、肝包虫病、肝血管瘤、肝内胆管结石,等等。
三、 代谢障碍引起的肝脏疾病。最常见的也是大家最熟悉的是脂肪肝。
四、 酒精性肝病。顾名思义,这是由于过度饮酒引起的以肝细胞损害为主的肝病,严重的可发展为脂肪肝、肝硬化。
五、 药物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中毒性肝病。
六、 自身免疫性肝病。比如,红斑狼疮引起的肝炎。
七、 先天性或遗传性肝病。比如,主要以
黄疸为表现的Gilbert综合征,就是一种先天性肝病。其他如多发性肝囊肿、海绵状肝血管瘤等等。
八、 肝硬化。它是各种原因长期损害肝脏后,肝脏病的晚期表现。比如肝炎后肝硬化、血吸虫病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淤血性肝硬化(多见于慢性心功能衰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