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正文

股骨头坏死基因治疗展望

时间 : 2009-03-27 23:07:00 来源:39健康网

[摘要]

  病因及发病机制:   根据发病原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   一、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   创伤引起发生率为23%。股骨头最主要的供血是旋股内侧动脉发出的上支持带动脉,主干上升为骺外侧动脉,在软骨与骨骺之间进入股骨头中央,供应股骨头至少2/3体积的血液,其紧贴骨面,血管张力较高,移动度小,股骨颈骨折时,极易伤及此血管。而到达及分布于股骨头的血管都是几次分支后的细小血管,之间虽有吻合,但仍保持各相对独立的血供区域。所以股骨头的血供比较贫乏,当供血动脉在外伤或治疗时被损伤而突然阻断将造成缺血时,必然会引起股骨头组织细胞的一系列变化,最终导致。   二、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   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原因非常复杂,相关因素有①使用激素、大量饮酒等引起细小静脉内皮损伤,管壁胶原暴露,血小板在局部聚集,释放TXA2;另一方面,由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PGA2释放减少,导致局部血管挛缩、血栓形成等反应。使用激素、饮酒等因素还可引起脂肪代谢紊乱,静脉中游离脂肪滴增加,在局部形成脂肪栓塞。上述改变使静脉回流障碍,局部淤血,组织液渗出,髂周围形成水肿,造成局部缺血,骨营养代谢障碍,骨细胞萎缩死亡。②肥胖;③血液系统;④潜水病;⑤高雪氏病;⑥类脂质增生;⑦血管疾患;⑧结缔组织病;⑨肾移植;⑩急性胰腺炎等发病原因。还有少数病例未发现上述危险因素,称为特发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其中使用皮质激素和酗酒是两个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国外研究表明90%的患者与之有关。   有关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病机制的学说众多,包括有①供血动脉内血栓和脂肪栓子形成;②骨髓内压增高;③小动脉闭塞;④静脉回流受阻;⑤脉管炎导致的血管壁损伤;⑥血管活性因子的释放;⑦脂质代谢紊乱;⑧骨髓内出血;⑨低纤维蛋白溶解能力;⑩成骨细胞功能抑制及骨质疏松与负重影响。越来越多研究表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病机制极其复杂,不可能用单一学说加以解释,而应将其视为多因素所致、多阶段发病的不同的同一最终表现。 (实习编辑:陈雪梅)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股骨头坏死基因治...”相似的文章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