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根据中医“平肝息风”的理论,对太阳、百会、风池等穴位加以按摩,可以调整微血管的舒缩作用,解除小动脉痉挛,从而疏通气血、调和阴阳,对高
血压病的预防和治疗有明显作用。步骤如下:
1.预备动作。坐在椅子或沙发上,姿势自然端正,正视前方。两臂自然下垂,双手手掌放在大腿上,膝关节呈90度角,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全身肌肉放松,呼吸均匀。
2.按揉太阳穴。顺时针旋转一周为一拍,约做32拍。此法可疏风解表、清脑明目、止
头痛。
3.按摩百会穴。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央。用手掌紧贴百会穴旋转,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此法可降血压、宁神清脑。
4.按揉风池穴。用双手拇指按揉双侧风池穴,顺时针旋转, 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
5.摩头清脑。两手五指自然分开,用小鱼际从前额向耳后按摩,从前至后弧线行走一次为一拍,约做32拍。 此法功效:疏经通络、平肝息风、降血压、清脑。
6.擦颈。用左手掌大鱼际擦抹右颈部胸锁乳突肌,再换右手擦左颈,一次为一拍,共做32拍。此法可解除胸锁乳突肌痉挛,并降血压。
7.揉曲池穴。按揉肘关节处曲池穴,先用右手再换左手,旋转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此法可清热、降压。
8.揉关宽胸。用大拇指按揉内关穴,先揉左手后揉右手,顺时针方向按揉一周为一拍,共32拍。功效为舒心开胸。
9.引血下行。分别用左右手拇指按揉左右小腿的足三里穴,旋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此法可健脾和胃、引血下行。
10.扩胸调气。两手放松下垂,然后握空拳,屈肘抬至肩高,向后扩胸,最后放松还原。
这十节降压操做一遍大约需10分钟,简单易学。按摩时穴位要准确,以局部酸胀、皮肤微红为度。
(实习编辑:许刚)
带你看《养生的智慧》
女人气色差 试试这些美食
这样睡 女人更容易老
最简单的判断自己体质方法
补血美容 明星喝四物汤
感冒三阶段 最有用食疗
10大宝贝 滋阴补血又保肾
补肾对女人同样重要
日常排毒养颜食品全搜集
泡脚秘方 泡出你的精气神
更多中医最新资讯,请关注39中医频道――中国第一中医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