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按病因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病( essential hypertension, EH)和继发性高血压病(secondary hypertension,SH)。原发性高血压病病因病理有以下几种学说:基因分布学说,神经障碍学说,内分泌学说,肾源性学说。现在的技术难以明确。而继发性高血压病如被及时发现,则可以从病因上治疗,从而改善靶器官受损。诊断EH和SH应该有明确思路。诊断高血压应明确患者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还是继发性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鉴别诊断程序
首先要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涉及到多种学科的疾病,但主要应围绕高血压本身,内分泌及泌尿系统进行,所必要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体检、常规化验及必要的辅助检查。
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时必须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不同原因的继发性高血压可以有不同的预后,有些可以完全治愈。二者的鉴别要点有以下各方面。
⑴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升高及病程进展非常缓慢,如果在短期内血压明显升高,进展很快者,常是继发性高血压。
(2)原发性高血压多在40岁以后发病,如在青年(25~30岁以前)发病,要警惕惕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并非罕见。
(3)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心、脑、眼底、肾脏等器质性损害,多在数年、十数年(平均10 ~15年)后发生;如果在短时期内发生靶器官明显损害者,多为继发性高血压。
(4)急进型、恶性型、低血钾及高肾素型高血压,多为继发性高血压。
(5)原发性高血压较易控制,预后较佳;继发性高血压,尤其肾性高血压,降压药物多反应不佳,预后较差。
(6)有特殊表现及有原因可查者,多为继发性高血压。
(7}原发性高血压约60%有家庭遗传史。
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发病多见于
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病、肾血管狭窄、单侧肾脏实质性疾病、(如
肾积水、肾孟
肾炎、肾包膜下血肿等)、胸主动脉缩窄、腹主动脉缩窄等疾病。如何在接诊病人时准确评估患者高血压类型,是需要仔细询问病史及进一步检查的。
对嗜铬细胞瘤而言,病史可见波动性高血压.头痛、出汗、心悸、心率增快,体重减轻、家族性类似病史;查体时可见心率增快、震颤、血压波动、面色潮红、苍白、低热,按摩腹部血压升高;血液检查可见高血糖、糖尿,白细胞增多,
血尿儿茶酚胺升高。检查方法有血、尿(24小时)儿茶酚胺,VMA(3-甲氧基一4羟基-苦杏仁酸)测定、静脉肾孟造影,肾上腺CT检查.肾动脉造影,肾周围二氧化碳充气造影。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史可见周期性乏力,感觉异常,手足搐搦,多尿、多饮。但无
水肿。查体见肌无力、麻痹、手足搐搦,Chvostek征及Trousseau征阳性,轻至中度血压升高。血液检查见血钠高。血钾低,心电图低钾图形,尿PH偏碱,尿钾>40mmol/24小时。检查方法有血肾素测定、DCA(醋酸脱氧皮质醇)抑制试验,静脉肾上腺造影。肾静脉血浆醛固酮测定。
库欣病病史见软弱,皮下出血,体重增加、肥胖。体型改变。查体满月脸。向心性肥胖,腹部红或紫纹,多毛症,瘀斑,皮肤萎缩,血压升高。血液检查见糖尿,高血糖,嗜酸细胞减少,静脉肾孟造影可无重要发现。检查方法有尿游离皮质醇测定,甲毗酮(metyapone)试验,动脉造影。
肾血管狭窄病人多见于女性,年轻性高血压,腹或腰外伤史,无颜面水肿,并可能有醛固酮增多症状(周期性乏力,感觉异常,手足搐搦,多尿、多饮。但无水肿)。查体腹或腰部血管杂音。血压升高。可能有醛固酮增多症体征(肌无力、麻痹、手足搐搦,Chvostek征及Trousseau征阳性,轻至中度血压升高)。检查尿常规阴性,肾功能正常,常无特异发现。检查方法有快速连续静脉肾孟造影,逆行腹主动脉造影,肾静脉肾素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