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6个月至5岁的小儿发烧可引起热
惊厥(多数是良性惊厥,预后好;如有原发性癫痫,则可增加其癫痫发作次数),因此父母都十分恐慌,只要孩子一发热,不管白天黑夜,甚至孩子在熟睡中也要抱他去医院看病,打退烧针食退热药,请医生迅速把体温降下来,有一些打了退烧针后确实体温暂时下降了,但不久又上升了。有的还出现副作用。其实,小孩退烧不用急着用药。
医学研究发现,小孩发烧并不一定是坏事,盲目降温不利于疾病康复。要知道,发烧现象是由于病毒、病菌侵入人体后致使体温升高的。机体温度上升,是人体一种自我保护免疫行为。它通过体温升高来控制病毒、病菌在人体内的繁殖。临床实验证实:细菌在37℃环境里繁殖最活跃,而环境温度上升到40℃左右时,繁殖能力就明显地受到遏制。因此,病人出现体温升高后如果盲目用药降温,实际上是在助病菌一臂之力,不利于治疗。
另外,人体体温升高,还可刺激其骨髓产生大量白细胞,而白细胞有吞噬病毒、病菌的本领,所以体温升高可增强病人自身免疫功能及抗病能力。
此外,发热特征对一些疾病的诊断有一定价值。如
伤寒的发热以阶梯状上升为特征,以后体温持续39-40℃左右数天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称为
稽留热。若滥用、急用退热药,就会打乱发热特征,给疾病诊断带来一定困难。
因此,对于发热的孩子,首先要查出发热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切莫滥用退热药。对于最常见的感冒发热,大可不必
紧张,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一周左右会痊愈。对于低热和中等热度,不必用退热药。只需注意环境舒适、安静,保证睡眠时间充足,适当多喝些水即可。
当然,对于小儿发烧,也不是一概排斥服用退热药,在39℃以上
高热,特别是41℃以上超高热时,应及时用物理降温(酒精擦身等)或退热药,把体温降下来,以免引起高热惊厥或其它不良后果。
(责任编辑:梁婉婷)